中央经济会议前瞻:2018国企和金融改革有望关键突破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17/12/18 11:15:25

      年终临近,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陆续召开,继12月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即将召开。

   每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总结当年经济工作成绩,分析研判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制定和部署来年宏观经济发展规划的一次高级别经济工作会议。

   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有所提升,总体上呈现出好中趋稳态势。

   12月8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初步明确了明年经济的发展思路,强调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部署了防范金融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展望2018年,中国进入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2018年中国经济将步入新时代,供给侧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改革开放挺进新纵深,国企混改、金融市场改革有望实现关键突破,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淡化GDP增速目标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临近,多家机构预测,明年全年经济增速或达到6.7%。中国银行(3.860, 0.00, 0.00%)国际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7%左右,但在平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也预测,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GDP实际增速为6.7%。

   关于明年的经济形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明年还能够延续下去。明年要把更多精力和工作的重心放在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朝着高质量的发展更加努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去年以来,高层不断释放出淡化GDP增速目标的信号。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11月底在媒体上表示,只要未来三年GDP平均增速保持在6.3%左右,就能实现2020年经济翻番的目标。他建议明年GDP增速目标可略微调低一些,从而使得实体经济有更大空间实现结构改革。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日前撰文指出,2018年中国经济周期将继续演进,“减速增质”步入白热化阶段。在此状态下,中国经济的长周期筑底将成为年度主题,“新韧性”有望成为阶段主角。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便经济增速小幅放缓,也无需过分担忧。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最高决策层意在淡化GDP至上、淡化GDP增速目标,而强调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思路已经无比清晰。

   王军认为,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加快,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实现经济转型的目标要远重于GDP增速的快慢;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后的6%甚至5%的增速,无疑将优于原有模式、原有路径下10%的增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2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前与其说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不如说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准确地说由经济快速下降阶段过渡到稳定提质阶段,未来工作重点将集中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来。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稳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经济发展结构持续改善。

   王军表示,明年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得到深化,第三产业、服务业仍将快速发展,创新驱动将在微观领域得到更多的验证,新技术对旧动能相关领域的改造与提升日益加快,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将以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在积累着质变前夜的澎湃动力。

   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产业转型方面,应该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结构调整,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培育新供给、新动能,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要素从供给老化产业向新供给形成和扩展产业转移,进而为新经济的扩张提供条件,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重要内容。

   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是否成功,最终也要以能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衡量标准。

   多领域改革继续深化

   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推动解决新时代基本矛盾,必须在国企、财税、金融、土地、住房等领域加快推动改革步伐。

   即将过去的2017年国企改革如火如荼,央企重组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公司制改革接近尾声。2018年国企混改有望加速落地并初见成效,一批标杆性改革案例将会大概率出现,并为后续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范式。

   程实表示,2018年,国企混改的落地将处于改革全局的中心位置,有望开启提速攻坚模式。国企混改有能力冲破利益藩篱、处置历史遗留负担。下一阶段唯有推动国企混改的实质性突破,重塑微观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传统经济的供给效率,稳定持续地降低企业杠杆水平和债务风险。国企混改的推进,亦将纾解要素市场和产业链条的结构性扭曲,为下游新经济的发展松绑减负。

   另外,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也是明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王军表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是住房制度的方向。政府应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运用法律、金融、土地、投资、货币化补贴、税收等多种手段,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充分保障“住有所居”。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以土地、住房的供给端改革,税收、信贷的配套政策改革,以及养老、医疗、教育等资源分配改革为着力点。同时继续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2月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确保打赢三大攻坚战。其中首要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把去杠杆作为主要任务,而主要手段则是“控总量”,也就是控制货币总量。近期央行发布的资管新规,其实就是对控总量收货币的具体落实,因为银行表外理财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是货币超发的重要来源。

   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近期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撰文指出,要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稳步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拓展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股权融资渠道。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吴琦表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三个重点领域。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方面,要推动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规范金融市场主体发展。在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方面,着力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以及金融监管体系。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方面,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合理有序推动金融领域的开放。

   刘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防控金融风险是维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战略性大事。一方面要未雨绸缪,对于超出经济发展需要的杠杆水平、脱离监管之外的金融创新及时进行合理引导,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要给予“新金融”一定的创新空间,鼓励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金融创新,避免监管过度所可能形成的供给约束。

本文网址:http://zzfw.com.cn/show.asp?id=4249